人物
时段
朝代
人物库
唐之淳明 1350年10月13日 — 1401
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
【生卒】:1350—1401 【介绍】: 浙江山阴人名愚士,以字行。
唐肃子。
建文二年,以方孝孺荐,为翰林侍读,与孝孺俱领修书事。
旋卒。
有《唐愚士》。
愚士名之淳,以字行,绍兴山阴人,应奉肃之子。
建文初,用荐为翰林侍读
有《萍居稿》。
(《逊志斋集》:愚土长身巨鼻,博闻多识,练达世故。
为文蔚赡有俊气,长于诗而善笔劄,每一篇出,人多传道之。
曹国李公好士,待以宾友礼,征行四方皆与俱,历燕、蓟,,过前代废都旧邑、名贤杰士之遗迹,援笔有赋,词旨超绝,必惊压一时。
田按:方希直愚士《萍居稿》数十卷,今《四库》著录仅二卷,附《会稽怀古诗》一卷,不过十之一二耳。
愚士名父之子,诗才闳肆,不愧乃父。
愚士领书局、修《类要》,在建文二年庚辰十月十二日,见周是修刍荛集》。
《诗话》云:「建文三年同事纂修,是年闰月即病死。
」盖误会希直愚士墓志「天子即位之三载」一语耳。)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朱橚明 ? — 1425
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
【生卒】:?—1425 【介绍】: 明太祖第五子,成祖同母弟。
洪武三年封吴王十一年改封周王十四年就藩开封
建文时遭疑,放逐至蒙化永乐时复爵回汴。
好学能词赋,尝作元宫词百章。
又以国多荒土,杂草繁多,考核其可食者四百余种,绘图疏解,撰书为《救荒本草》。
卒谥定
太祖第五子,洪武三年十一年改封周。
洪熙元年薨。
有元官词一卷。
(《名山藏》:王好学能词赋,工书。
从上所赐元妪得闻元宫中事,制元宫词百章。
时人以比之三辅黄图。
田按:定王赋元宫词百篇,永乐时献颂九章,颇著文采。
尝登天清香之楼,俯瀚云之亭,召从臣曾子祯、邹尔愚周是修同游。
子祯献赋云:「惟吾君之英姿兮,莹琮琥而含章。
禀天然之上智兮,尤博学以无方。
尔愚赋云:「效姬旦之属属兮,若不胜乎捧持。
既承顺而上安兮,亦友于而下施。
是修赋云;「效东平之为善兮,慕河间之执清。
培玉潢于万世兮,臻百福而长荣。
」王答赋云:「紧三臣之进言兮,俱有伦而有理。
饬先后与始终兮,将启沃乎吾志。
彼声色与畋游兮,固非吾之所尚。
暨神仙之冥兮,多徒劳于梦想。
」文宴从容,不减梁园故事。
王有十五子。
宪王有燉博学善书,镇平王有燉工诗歌书画。
周是修刍荛集称「郡王殿下和明本中峰梅花百咏诗,清雅端洁」,惜今不传。)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
汪荣宝清末至民国 1878 — 1933
维基百科
汪荣宝1878年—1933年6月),字衮甫一字太玄江苏吴县人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,中华民国外交官。
(《思玄堂诗》,录入:顾青翎)
思玄堂诗·跋
自三十六体出,学者始识以茂密深醇之法,梯阶杜境,韩、和继作,有宋杨、刘、钱、晏诸人复衍其传,其后浮响寖增,去杜愈远,诟者至以挦扯相诋,由是宗者盖稀。
衮甫年丈后于、刘诸公殆九百年,生平为诗,初不规规酬唱,直抉李精髓以入杜堂奥,图阵严整,未尝率尔成咏。
忆甲子寓故都,曾假手稿讽诵,虽寻常一字,亦窜易数四,想见用心苦矣。
年丈既归道山,哲嗣子长、公纪诸兄定其遗稿,以传不匮,孝思孰大于是。
以拟义山学杜,遥遥千载,信足辉映后先。
年丈粹然儒宗,毕生致力《法言》,已见江河不废,其于声韵尤足俯视海内,抗响有清,固无俟乎诗名以传。
即以诗言,亦自有不朽者在。
集中附见补亡诸诗,以飞所知,殊不仅此。
甲戌旅京,[见]年丈为书聚头扇二律云:「老学真馀炳烛明,一编覆瓿欲何成。
篹玄耻署新诸吏,议礼甘为鲁两生。
别久未忘春树色,诗来如听暮江声。
酒人寥落悲歌减,击筑难为独客情。
」注「次韵答纕蘅兼寄秋岳」。
又:「帝京景物不堪寻,偶过梁园春正深。
经雨繁花成碎锦,接天乔木更轻阴。
百年蔽芾思周德,一士婆婆动越吟。
莫怪少陵无好思,王孙且复保千金。
」注「癸酉暮春萃锦园海棠分韵得深字」。
今检《思玄堂稿》,未睹两诗意者,遗珠或多,秋岳纕蘅先生,平生往还,他时谅有裒益。
复忆甲子借读手稿竟,奉题二诗云:「论道谈玄兴不穷,及门常得坐春风。
为霖久属苍生望,载笔还参造化功。
洗尽铅华归澹永,力收刚健到沉雄。
微闻绛节仍东驻,定有新词付锦筒。
」「文章千万灿琳琅,(集题《金薤琳琅斋稿》。
)早见声华动八荒。
天上神龙信夭矫,众中仙鹤自轩昂。
朝宗江汉同归海,避月星辰各敛芒。
愧我无途换凡骨,欲因公乞上池浆。
」年丈往矣,久坐春风,凡骨犹昔,披诵兹稿,不禁泫然,世有知音,其或能继郑笺,用阶少陵之壁垒耶?
民国二十六年四月,年侄冯飞谨识于南都
金薤琳琅斋集后序
先兄衮甫遗文若干篇、诗若干首,缮写既竟,诸孤以书来告,东谨识其后,曰: 兄资禀绝人,博涉群籍,为文上规陆机,下亦比踪容甫
蚤识馀杭章先生,更相推重,尝称「枚叔作文,下笔便古」,枚叔者,章先生字也。
先生亦言当世骈体文,衮甫第一。
由今观之,可谓各当其分,曾无溢美。
至于论学,则尊信家法,颇有异同。
兄弱冠升朝,荐至卿贰,民国以来,持节使海外历十数年,簿书鞅掌,未能专力于学,然所为《法言义疏》,先后凡三易稿,折衷群言,表章微隐,信乎县诸日月不刊之书也。
诗宗玉溪,形神并肖,初不憙宋人,晚乃以荆公东坡为不可及,自作亦转趋平澹。
东于玉溪诗,好之而弗能效也。
一日,兄命作无题,属思不就,兄拊其肩曰:「弟习词,乃畏作香奁诗邪?
」既而笑曰:「弟唯擅词,芬芳悱恻之情,别有所寄,故不工此耳。
」又尝欲裒两人诗合为一编,题曰《二子集》,东以篇章散亡,蹉跎未应,今则已矣。
日月云迈,已长。
四年之,师友都尽。
自伤愚闇,恐遂无所成就以终其身。
加世乱相寻,生涯萧瑟,偶从朋好,以俳优自娱。
风雅之道,难复究心;唱酬之乐,期诸隔世。
遗编展对,聊缀数言,曾不知涕泗之横集也。
民国二十六年四月,弟东书。
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
文中地点一览(电脑自动提取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)